首页 按国家 按分类 名牌大学 世界500强
直达网站 直达网站
秦腔,中国汉族Zhui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Zhui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有8000年文明史的天水,也是秦腔的发源地。
天水有个古迹叫牧马滩,是当年秦朝放牧的地方,也是为宫廷选择良马的御所,也是当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东移时,也把自己当时的自娱的唱腔也带到了陕西,由于秦朝的强大,以及生活的富足,人们当时的娱乐也只是击缶而歌,没有形成定势的唱腔和招势,随着一匹匹良马和天水送马人的不断的来往于天水与关中,西部的歌谣和故事被当时的聪明人编成了故事并且带进了当时的秦国。
具当地的传说,当时秦穆公很喜欢听歌谣和传说,就广为搜集当时的好听的歌曲,但他都不满意,后来,有个天水的送马人叫禺餮的就把流传在天水的民间小调和说唱故事情节的说唱人,带到了当时的国都咸阳.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并且经常让他们为他说唱,禺餮看见国王喜欢,就组织了一个更大的说唱团队来到了秦国,还组织聪明的说书人继续为他编唱。由于宫廷的畅行.这种不成熟的艺术也就流到了民间。到了唐朝,李世民在长安看到起源于天水的秦腔后也感觉很好,由于他的先祖也是天水人,他的父亲李渊就在天水所生,据说是在今天的皂郊梢子坡,一说是烧纸坡,李渊离开家乡时,在坡下烧纸而祭奠祖先,然后离开天水到了山西.今天的梢子坡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秦腔的唱腔定型发展在唐朝,随着社会的安定和富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就越来越丰富。长安也是国际化的都市,秦腔的发展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庆典和节日,当地的人们都要组织演唱集会。家里盖房子也要请秦腔的艺人来家里安神。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中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曾把京剧称为乱弹,还有的剧种也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但是,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演员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史书记载明代中叶咸阳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组建戏班,演唱“康王腔”。清康熙年间(1662—1722),咸阳的秦腔班社已为数众多,如保符班、江乐班、华庆班、双才班等。乾隆时期(1736—1795)翰林院学士严长明(江苏人)宦游陕西,酷爱秦腔、所著《秦云撷英小谱》记载关中秦腔班社共有36个,并以礼泉、周至、渭南、大荔为四大流派。秦腔班社演出,不仅为当地人钟爱,赴北京演出亦爱欢迎,被称为“传情在无意之间”,“哑趣传神许擅长”。此时,演员白双儿、豌豆花和金坠子等随泾阳锦绣班演红西安城内。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和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影响,办起“易俗社”,并编写出《一字狱》等剧本。咸阳各县以“易俗社”为榜样,先后成立了“高兴班”(长武),“马家班”(武功),“秦贵社”(礼泉),“益民社”(咸阳),“晓钟社”(乾县)、“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团体。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驻泾阳县云阳镇)、关中工委(驻旬邑县马家堡),相继成立了七月剧团、关中剧团、关警剧团等,创作演出《大上当》、《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剧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饰等方面都有创新。建国后,咸阳地区有专业剧团14个,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涌现出众多知名演员,如郭明霞、王麦兰、舒曼莉、马金仙、赵斌、王义民、昝金香等,新秀如赵改琴、王平、白萍、冯武耕、王亚萍等。这些演员均先后在西北、省、市会演大赛中获奖。
据1989年统计,咸阳市有市直戏曲团体3个,县秦腔剧团11个,共有演职人员1100余人。艺术创作人员30余名,演出本、折子戏100余部。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本站收录的"中国秦腔网“数据均来源网站“www.qinqiang.com”及互联网以上数据具有时效性,因网站域名、网站名称及内容会受域名过期、网站服务器故障、域名所有者更替或内容变化,而存在以上内容失效、错误等情况.